客户案例丨全球500强汽车产业领军企业千家存量供应商动态管理
该公司作为国家级汽车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56年来,累计产销汽车超6200万辆。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4703.86亿元,从业人数11.7万人。公司总部位于武汉,主要业务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关键总成、汽车零部件、汽车装备、汽车金融等相关服务业务。
公司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布局,获得汽车行业科学技术奖数量位居主要整车企业第一;新增发明专利授权连年位居行业第一,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52万件;“十四五”以来,牵头和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数量位居汽车企业第一。
企业数字化方向以集成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建立存量供应商动态监控机制。招标合规与深度关系排查,通过智能化工具,结合数据可视化仪表盘实现风险实时监控与决策支持。
2020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由2万亿元提升至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得益于整车制造需求的持续释放、技术升级带来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以及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领域零部件需求的快速增长。
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数据互联与智能决策重构传统供应链体系,将物理世界的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映射为可量化、可追溯、可预测的数字模型,最终实现风险穿透式管理、资源全局优化和产业生态协同,特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创新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强调创新驱动,决策机制进化,取缔传统模式下依赖采购经理的个人经验,转为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对风险防控实现从突发式救火应对到疫苗式免疫的过程。
产业升级引领新质生产力助推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竞争性,重构原有的产业关系,打破传统主机厂到一二级供应商的等级结构,构建基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台的网状协作生态
高质量发展从“零部件买卖”转向“价值服务订阅”,延伸供应链管理至协同开发,搭建行业级的共享数据库,实时数据监控,提前预判风险预警趋势行为
近二十年以来,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我国鼓励发展并重点推进的战略性产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推行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总体来看,国家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推进是专项并且全面深入的,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零部件领域,地方政府在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业基金、土地使用优惠、技术创新支持、产业链协同、人才引进以及市场规范等多种政策手段。
全面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广东省对新能源三电系统研发给予30%专项补贴,南充市对整车企业引入零部件供应商给予百万级奖励,上海市则对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企业实施三免三减半优惠,直接获取到土地租金减免和税收优惠。
而采购环节的风险主要包括大宗原材料波动、芯片类战略物资供应不稳定、区域性物流成本控制不力导致的交货周期延长等风险问题。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价格可能会波动,这会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此外一些供应商可能会出现供货不稳定的情况,这也可能导致交货周期延长或对生产计划造成影响,缺乏采购中的稳定可靠的战略供应商,也会缺失采购风险的应急计划。
l 特定利冲排查,在落实国资委监管要求过程中,要求集团采购活动需严格遵守央企招标业务规范,防范内部招标流程中潜在的关联交易、利益冲突等问题。
l 招采流程管理,在采购招标环节,需对供应商是否存在与直接或间接上级有相同任职经历、持股关系等开展穿透式股权与人员排查。
l 合规监管要求,重点针对内外部黑名单供应商开展识别与拦截,并落实对同业三大集团交叉名单的比对核查,以支撑东风汽车交易平台系统中合规审查要求的落地。
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专为采购、财务、风控、合规、内控部门打造。围绕供应商准入排查、风险监控、围串标管理、利益冲突排查、供应商年检等业务应用,为客户提供全链路数字化尽调,穿透深层主体关系识别隐性利益链,感知外部风险实时拦截告警企业,满足采购风控合规全流程管理。
企查查第三方风险排查系统,助力企业搭建合作伙伴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提供第三方风险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最大限度规避、防范财务、法律和声誉风险。